当曾经的伴侣生命垂危之际,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牺牲和奉献,在真爱的考验和生死的抉择面前,她把“肝胆相照”化作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用“舍身救夫”证明了人间的大爱。
悲欢离合,生死相依, 你用生命的奉献和无私的割舍, 昭示了责任与付出的爱情真谛!
苏丹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人,田新丙则来自河南。恋爱、结婚,两人相伴近10年,直到2012年6月。2012年8月,田新丙被查出肝硬化中晚期,并伴有新生小肝癌,需进行肝移植。此时,他刚与苏丹离婚两个月。
而此时摆在田新丙和苏丹面前更为严重的事实是,田新丙的病情十分危急,留给他救治的最佳时间只有3到6个月,他需要尽快进行肝移植手术。可从医生那里,苏丹得知,不仅仅是解放军309医院,就是全国各大医院的肝源都非常紧缺,而当时光解放军309医院就有10位患者等待肝源,所以田新丙根本等不起。看着生命从田新丙的身体中一点点的流走,苏丹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脏,挽救丈夫的生命。
苏丹跟田新丙说要捐肝时,田新丙觉得是个玩笑。苏丹却很认真。她拉着田新丙去医院,找医生咨询。“我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来帮助他,肝源那么紧张,时间就是生命。”
背着田新丙,苏丹自己去医院做了体检。她拿着体检报告对田新丙说,“我符合捐献条件,只要复婚就行。”
苏丹的父母也跑去,帮助劝说这个前女婿。直到女儿被推入手术室以前,他们依然在说,田新丙就是他们的半个儿子,“我女儿做的这个决定很伟大,我们支持她。”“就算只有两三成的希望,她也要陪我来闯一下。我真的很感动。”被劝说了两个星期后,田新丙最终接受了苏丹的提议。
器官移植,需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根据要求,只有配偶、直系亲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或养父母养子女、继父母继子女等,才能成为活体肝供者。这意味着,苏丹要为田新丙捐肝,还缺少一个合法的身份。很快,8月份,两人办理了复婚。随后,将所有需要的资料递交到了医院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
8月31日,第一次伦理审查,考虑到供体的风险,有专家犹豫了。苏丹捐肝的请求之所以没有通过,一方面是出于对供者健康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对苏丹复婚捐肝的动机产生了疑虑,所以没有通过她的请求,但在第一次伦理委员会审核时,苏丹的诚信坚持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苏丹为了能顺利的为丈夫捐肝,在进入了伦理委员会审核程序前,就已经办理了复婚手续,而当时她完全可以不告诉委员会他们离过婚,可苏丹还是如实的告知了伦理委员会委员们她的经历。而且苏丹为了打消专家的疑虑,同时为丈夫田新丙争取一线生机,给医院写了一封长信。这封情真意切的信,不仅表达了苏丹的真实想法,还打动了伦理委员会的专家 。
这正是在苏丹这种重情重义和诚信正直的品格感动了评委,为此有些评委自发的为苏丹奔走请示,希望能破例为苏丹召开第二次审核。这样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经过大家的努力,伦理委员会第二次审核召开了,在会上苏丹的一句“我这样做,就是因为我爱他,”,打动了所有人,最后委员们全票通过苏丹的捐肝请求。
2012年10月31日,上午11点半,田新丙被推入了10号手术室。与妻子所在的9号手术室一墙之隔。医生要为他先摘除坏肝,然后再将苏丹的肝移植入他的体内。
晚上7点10分,主刀医生取出了苏丹的590余克肝脏,经过修形后,放入了小推车。苏丹的“小新肝”直接被送入了隔壁。那里的田新丙,已经做好了接受新肝的准备。晚上9点,苏丹被送入了重症监护室。晚上11点,田新丙的手术也已经顺利完成。
家人、护士、医生、病友……所有知道他们故事的人,都在被感动着,默默地祈祷着。因为爱情。
苏丹如果不选择挺身而出,从情理上也能理解。捐肝并非没有风险,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身边一个大哥因同样的手术而出现感染离世。但内心深受震撼的同时,苏丹没有退缩,背着前夫自己去体检,发现符合捐肝条件力主复婚,面临伦理审查时痛哭请求……还有什么能比这不掺杂质的爱和付出,更感人肺腑呢?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才更能体味出一个女人,做出如此选择的动人之处。顺本性而为,更弥足珍贵。这个打动人心的故事,主人公所为,说穿了可能只是淡淡的一句:“我要不去做,心里会不踏实的。”苏丹的这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人们也从这个内蒙古姑娘身上看到了一幕有情有义、重情重义人间大爱,看到了至真至善的人性之美,也看到了内蒙古人身上特有的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高尚品格。苏丹战胜的不仅是病魔,还有这时代人性所陷入的冷漠和彷徨。也希望,这个大时代小人物的感人故事,温润我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