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服务公益基金会
》 潘志荣

潘志荣:真情帮助牧民的检察官

来源:组委会 时间:2017-08-24 10:32:44  浏览次数: 
潘志荣 — 真情帮助牧民的检察官
感动印象 :

颁奖词 :

你是百姓的贴心人,你是牧民的“一叫通”。脚下的泥越多,牧民的心越近。三十年法律监督之路,春风化雨,十万字民情日记,融化人心。办理案件六百余,无一差错,你是人民的检察官,化解矛盾上百起,无一重访,你是牧民的好安达。

        潘志荣,男,54岁,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派驻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兼希拉穆仁镇检察室主任,一级检察官,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等荣誉称号。

 

        潘志荣同志长期工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他扎根基层三十年,竭智尽忠三十年,严谨履职三十年。他与少数民族兄弟和衷共济,以实际行动模范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殷切希望。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在基层农牧区。他走遍全旗77个嘎查和行政村,巡访牧场牧点980多个、牧户约3000多个,足迹遍及全旗1.8万平方公里土地,仅牧民就有6600多户。潘志荣走羊盘进毡包,巡访过的牧户约3000多个。为了方便服务农牧民群众, 他书写《民情日记》10万多字;专门为农牧民制作发放了5000多张“检民联系卡”,并始终兑现24小时不关手机承诺,被少数民族兄弟称为贴心“一叫通”。

 

        潘志荣从事检察工作后,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不能熟练地运用蒙文蒙语同蒙古族兄弟释法说理。因此,他刻苦研读、虚心请教,几年下来,从一个“汉鸭子”变为自治区检察系统蒙文蒙语检察业务专家型人才,同时从一名检察业务门外汉成为达茂旗检察院蒙语诉讼主要业务骨干,成长为“蒙汉兼通”的检察工作行家里手。他依法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严格把好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办理各类案件630余件,无一错案。潘志荣善借鉴善思考,他总结的在基层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会、懂、信、实”四字“要令”,被各族干部职工和农牧民普遍认可。

 

        1996年,巴彦花镇的牧民图布沁与额尔登酒后发生冲突,致额尔登轻伤。该案移送检察院后,图布沁仍不认罪。潘志荣耐心教育,最终图布沁认罪并支付了赔偿金。此后,老潘下乡路过图布沁家总要进去坐坐,并劝导他,“以后不要再因一时冲动干糊涂事了,把生活经营好,有困难可以找我”。得知图布沁孩子的学费不够,潘志荣立即从家里拿了3000块钱送到了图布沁手里。图布沁说,“十几年了,我也记不清麻烦过潘哥多少次,但他一句怨言都没有,他就是牧民的活雷锋,我们心里的好安达“安达(蒙语兄弟的意思)”。

 

        2014年,潘志荣接手了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两位牧民私自在自家承包的150多亩草场上种了葵花和玉米。潘志荣赶到现场,看到大片草场被破坏,除了心痛,考虑更多的是用什么方法既能办好此案,又能给牧民上一堂普法课,提高牧民对草场的保护意识。在他的建议下,庭审现场被搬到案发地。在检察院的协调下,一个有30多名牧民代表、人大代表参加旁听的“草原法庭”开庭了。这在草原上还是头一回,消息传开,十里八乡的牧民们骑着马、开着车赶到现场旁听。庭审结束后,牧民们围着潘志荣问这问那。他和牧民们围坐在草地上,用蒙语又为大家把这个案子里里外外讲了个透。“从来没见过庭审是什么样,从来没听过检察官这样说案讲法。这回知道了,可不敢随意破坏草场,那是犯法的。”牧民们说。

 

        潘志荣虽然是汉族,但他与牧民群众守望相助,共建边疆美好家园。他是牧民群众身边的好“安达”。他用检魂铸就民族情,他用心血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使其在达茂草原绽放的更加绚丽。

 

        (推荐单位: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