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服务公益基金会
》 于庆峰

于庆峰:数控技能的领军人

来源:组委会 时间:2017-08-24 10:32:44  浏览次数: 
于庆峰 — 数控技能的领军人
感动印象 :

颁奖词 :

质之魂,存于匠心。一日日的重复,只为一毫厘的进取。你的世界只存在于发丝的二十分之一,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产品就是人品,少一些浮躁便多一些纯粹。从制造到智造,非千锤百炼不可达,从平凡到非凡,唯反复磨练方成器。

        于庆峰,男,汉族,35岁,中共党员,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

 

        2004年,23岁的于庆峰刚走出校门、进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正赶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他毫不犹豫地申请报了名,想借此机会检验一下自己在大学所学的本领。

 

        赛前准备时间仅有两周,同时他还面临公司的学徒期考核。认真较劲的于庆峰没有退缩。白天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对试件进行分解、加工练习;晚上在跟着师傅上夜班时,找闲置的设备一遍遍地进行试件加工练习。为了多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和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他每天下班回家还继续学习到凌晨两、三点钟,把每天的休息时间压缩在四个小时之内。结果,他获得了内蒙古选拔赛的第二名。这在公司上下引起不小的震动。

 

        此后,他在全国数控操作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了第13名的好成绩,还代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赴美国参加国际数控技能大赛,获得团体银奖。

 

        于庆峰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善于总结,敢于创新,很快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高级技师、数控操作前沿技术的领军人才。

 

        2006年,公司为提升产品传操生产能力,新建了现代化传操厂房。现代化的设备能否快速启动投产,这关系到公司能否保质保量完成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一台台先进的数控设备、一本本待验证的加工方案,静静地躺在车间里。面临的最大的障碍是专业技能人员短缺、加工经验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

 

        面对这种情况,一向少言寡语的于庆峰,主动向领导请缨,开启第一台高性能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第一个产品。这个产品传动箱体为组合件加工,零件形状复杂,技术指标要求高,生产周期短,没有可借鉴的成熟加工经验,一切只能靠自己去摸索探路,成为于庆峰面对的最大考验。他白天研究图纸、定加工方案,晚上查找资料、编写加工程序。为了能早日突破生产瓶颈,于庆峰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编写箱体加工程序时,他发现要生成整个完整的加工程序,需要输入6万多个节点,于是他就把在数控技能大赛上学到的编程技巧,结合多日来摸索出的加工程序规律,利用数学计算公式生成各种子程序,再用宏程序的格式将各种子程序连环套用,大大简化了整体加工程序的生成。方案通过了技术部门的论证。而更严峻的考验随之而来,一周内必须拿下该产品的加工任务。于庆峰每天近12小时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加工的零件,刀具每切削一下心都跟着紧张一次,每一道工序都要反复测量好几遍。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公司首件高精度传动箱体加工的完美成功,为公司数控加工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3年3月,一机集团“于庆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作为带头人,于庆峰主抓了“单件小批量生产数控加工——在线传输DNC加工实施方案”。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其所在单位全面实施,实施、效果良好。多年来,于庆峰参加了多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公司科研及核心产品的试制加工,攻克技术难题15项,提出合理化建议87条,开发先进操作法8项,累计为国家创造价值1100多万元。

 

        虽然只是80后,在完成课题研究的同时,于庆峰将传帮带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他累计签订并完成高师带高徒协议15份,授课300余小时,为公司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于庆峰先后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兵器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牵头成立的数控“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自治区授予“于庆峰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推荐单位:自治区团委)

热点资讯